第(3/3)页 然而青衣女童却给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答复。 她竟真的表示自己有可以穿梭世界的能力。 不仅仅是虚若无双眸异彩闪烁,就连鹰缘都大为意动。 虚若无叹息道,“不过是好奇而已。” 青衣女童古怪一笑,随口道,“无论佛门,还是道教,其实都有诸天的说法。” “二十四天,三十三天,三十六天,种种说法不足而一。” 虚若无和鹰缘两人静心听讲,青衣女童所说,其实只是一些普通的术语,并非什么隐秘的东西。 这时青衣女童却突然眨了眨眼,问出一个毫无瓜葛的问题道,“不知道你们两人,听没听说过一本叫做《忠义水浒传》的小说?” 鹰缘摇了摇头。 虚若无沉吟片刻,这才答道,“可是当年张士诚的幕僚,钱塘施耐庵的作品?” 虚若无和朱元璋道左相会,看出朱元璋的不凡,就立即投身朱元璋麾下,多年来不仅身经百战,同时亦负责替朱元璋监视整个江湖,乃至整个天下的情报。 是以知晓许多极为隐秘的事情。 施耐庵既然曾经作为张士诚的幕僚,在虚若无心中,自然有其名号。 青衣女童轻咦一声,好奇道,“你堂堂威武王,竟也知道施耐庵的名字?” 虚若无神色不变,淡淡道,“这又有何奇?” “施耐庵还是刘伯温的同年哩!当年伯温兄曾经说过,张士诚事败之后,施耐庵隐居钱塘,以私塾为生,闲时则写书著作。” “伯温兄还感慨他远离朝政,倒不失一个好结果,对其十分羡慕。” 青衣女童也想不到,竟然从虚若无的口中,得知这么些极为隐秘的小知识。 在古时代,科举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,才可以称为“同年”,乃是一种十分特别的关系。 施耐庵和刘伯温竟然是同年,哪怕连青衣女童事先也无从得知。 不过眼下并非关心这个问题的时候,她顿了一下,直接道,“那虚兄你可通读过那本《忠义水浒传》?” 虚若无眉头一皱,他想不出青衣女童为何会如此提问,但还是如实回答道,“自然是读过。” “不过依虚某看来,这本《忠义水浒传》,虚幻的内容太多,同时对于宋江武松等人又粉饰太甚,只怕会很不得历朝天子喜欢,有被禁的风险。” 虚若无一边回答,一边心中暗自思索。 为什么青衣女童特意点出这样一本既非儒家经典,又不是佛道两派经书道藏的书籍呢? 难道其中有什么秘密不成? 青衣女童哈哈一笑,石破惊天道,“那你有没有想到,把《忠义水浒传》描述的内容,当成另外一个世界,真正发生过的事情呢?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