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这种没头没尾,毫无根据的流言,在某断时间里能够大肆传播,本身就是南北对立的焦虑感引起的。 宋神宗时,任用南方人王安石为相,展开了积极的变法,由此引发了朝廷震荡,士人一分为“新旧两党”。 身为旧党的领袖司马光,公开抨击新党士人曰,“闽人狡险,楚人轻易,今二相皆闽人,二参政皆楚人,必将引乡党之士,天下风俗,何由得更淳厚!” 新政则切中时弊,虽在实行过程中颇有问题,但对于解决朝廷的三冗两积问题大有效果。 这起由不同政见引发的党争,由于各自圈子中的士人出身缘故,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宋国的南北对立问题。 宋神宗病危驾崩后,哲宗即位,司马光执政,几尽罢新法,史称“元祐更化”。 在宣仁太后主导下,致力于恢复祖宗旧制,前后历时九年,此一时期改革派人士几乎全招贬职。 蔡确,章惇等官员先后被贬至岭南(广东一带),开启了北宋贬官至岭南的先例。 元祐九年(1094年),宣仁太后病逝,宋哲宗亲政,章惇进京出任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,恢复宋神宗的新法,史称为“绍述”。 新党从失利到得势,转而用敌人对付自己的方法,在敌人的身上重新实施了一遍。 章惇当政期间,对元祐诸臣大肆报复,以“抵毁先帝、变易法度”的罪名,剥夺了司马光,吕公著的赠谥,绝大部分的旧党党人都被放逐,贬到岭南等蛮荒地区。 新旧两党党人,“来呀,互相伤害呀……” 新,旧两党更迭执政,王安石曾两度退职,他倡导的新法时行时废,臣民无所适从。 赵佶即位后,干脆让蔡京立下““元祐党籍碑”,最终因为遭受雷击而废除。 蔡京同样是南方人。 包道乙虽出身合肥包家,而且远离朝政,但也十分清楚,朝廷不可能会展开,不分青红皂白的大肆屠杀。 他终究还有活命的可能性。 就是希望那位突然形象大变的天子,不会杀得兴起,在击毙明教教主方腊后,感到心里依然还没有尽性,直接就手起剑落,把在场修为较高的一批人杀掉凑数。 一想到这个可怕的结果,包道乙心头发寒,悄悄的收敛气息,尽可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。 正在他气息缓缓跌落之时,蓦然听到虚空中,传出方腊阵阵惊人的嘶吼声,似乎遭受了难以忍受的剧痛。 包道乙一呆,差点忘记了自己的动作,眼角处瞥见虚空中弥漫出浓郁的殷红血潮。 仿佛凭空出现的殷红血潮当中,方腊的身影浮现,费力地跪倒在漫至膝盖高的血潮里。 他对面一丈距离位置,赵佶脸色淡然,手持“轩辕剑”,低头看向神色颓废的方腊。 方腊双眸中茫然之色褪去,显然是已摆脱了“撒旦”魔念的侵袭,恢复了清醒。 “撒旦”种下的魔念品质极高,方腊之所以能够摆脱控制,自是被“轩辕剑”斩中了身躯好几下做为代价。 “轩辕剑”本是具有斩妖降魔功能的神器,对付这等诡异存在,自然是无往不利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