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真人走向前,对金圣宫娘娘用手一指,即脱下那件棕衣,那娘娘遍体如旧。 祂又将棕衣抖一抖,披在自己身上,对孙悟空道,“大圣勿罪,小仙告辞。” 不顾孙悟空挽留,长揖一声,腾空而去,慌得朱紫国国王,王后及大小众臣,一个个望空礼拜。 众人礼拜完毕,国王即命大开东阁,酬谢取经人师徒,那君王又领众跪拜,夫妻才得重谐。 李玄奘长老推辞道,“一则是因为贤王之福,二来是因为小徒孙悟空之功。” “今蒙陛下盛宴,至矣!至矣!就此拜别,千万不要误贫僧向西去也。” 朱紫国国王恳留不得,遂换了关文,大排銮驾,请李玄奘长老稳坐龙车,那君王妃后俱捧毂推轮,相送而别。 取经人师徒四个别了朱紫国后,整顿鞍马,寻着了大路,继续朝西天前进。 也不知行彀了多少山原,历尽无穷水道,不知不觉秋去冬残,又值春光明媚景色。 师徒们马踏青玩景,忽见到路旁有一座庵林,李长老滚鞍下马,站立大道之旁。 猪八戒呵呵笑道,“师父,莫不是在马上坐得困了,要下马观看风景耶?” 李玄奘长老道,“徒儿,为师不是要看什么风景,而是看那里是个人家,意欲自己去化一些斋吃。” 孙悟空闻言眼珠一转,轻声笑道,“师父说的哪里话,化斋还须得老孙我去才行……” “俗语说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,岂有为弟子者高坐,教师父去化斋之理?” 李玄奘长老只道,“往日都是你们辛苦,没远没近的去化斋,今日就在眼前人家,也让我去化一个来。” 猪八戒劝解道,“师父没主张。常言道,三人出外,小的儿苦,你况是个父辈,我等俱是弟子。” “古书云,有事弟子服其劳,等我老猪去,正是此理也。” 李玄奘长老就是不听,拗着性子道,“此个人家,等我去,有斋无斋,可以就回走路。” 长老不顾孙悟空,猪八戒的劝说,执意要自己出马,去路旁庵林中化斋。 孙悟空忽没头没尾询问长老道,“师父呀,你方才在白龙马上,是否念过一遍《多心经》?” 李玄奘长老哑然答道,“悟空猜测没错,为师刚刚念完心经,才起意要自己去化斋。” 孙悟空心里哪里还不明白,这长老念完《多心经》后,又要遭遇一番磨难。 祂也不多说,坐视猪八戒替长老即取出钵盂,又与他换了衣帽,拽开步,直至那庄前。 只见得那庄院,石桥高耸,古树森齐,潺潺流水,聒聒禽鸣,茅屋数椽。 茅屋后面,又有那一座蓬窗,窗前忽见四佳人,都在那里刺凤描鸾做针线。 李玄奘长老看这户人家没有男儿,只有四个女子在此,唯恐自己失礼,因此不敢进去。 他将身躯立定,闪在乔林之下,等了有半个时辰,一发静悄悄,鸡犬无声。 却自思量道,“我若没本事化顿斋饭,也惹那徒弟笑我,敢道为师化不出斋来,为徒怎能去拜佛?” 这李玄奘长老前思后想,咬紧牙关,脸上带了几分扭扭捏捏,趋步上石桥。 过了石桥又走几步,只见那茅屋里面有一座木香亭子,亭子下又有三个女子在那里踢气球。 这三个女子,一个个踢的汗流粉腻透罗裳,和先前那四个,静若处子般的刺绣女子又大不相同。 李玄奘长老在石桥上面,看得时辰久了,只得走至桥头,应声高叫道,“女菩萨,贫僧这里随缘布施些儿斋吃。” 那几个女子听闻说话,一个个皆喜喜欢欢抛了针线,撇了气球,都笑笑吟吟的接出门来。 向李玄奘长老道,“长老失迎,今到荒庄,决不敢拦路斋僧,请里面坐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