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章 ? 让孩子吃这三种“苦”,是他们一生的福气-《余生随记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缺钱”的苦

    前不久,有这样一则新闻。

    一位海外留学归来的儿子,在家啃老十年,父子二人经常为了此事争吵。

    父亲一气之下,把给儿子买的轿车、房子砸的一片狼藉。

    儿子也想要“以牙还牙”,砸了父亲的家,还想砍死父亲。

    在这个新闻中,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孩子”在家啃老十年,父亲却给他置办好了房子、车子。

    这个“孩子”从来都不知道,自己是缺钱的,他也许一直以为父母的财富就是自己的。

    总是听老人说,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太好了,所以不思进取。

    这样的说法把所有的人一棒子打死是不对,可是却不无道理。

    很多孩子,父母把所有的物质都置办齐全。

    让他们不知道钱是什么概念,不知道多少钱能做多少事。

    让孩子认识金钱吧,认识金钱与收获的关系,知道没钱的时候应该怎么去获取,也让他们体会一下自食其力的兴奋感。

    我有一个朋友,家住6楼没电梯,每天下楼扔垃圾真的是件苦差事,她想到了让儿子“挣钱”的方法。

    家务活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义务,每项家务都给钱孩子会觉得那是自己的功劳。

    那她就挑选了两样大家都不愿意做的家务,作为奖励的依据。

    她跟儿子达成共识。

    扔一次垃圾1块钱,洗一次碗1块钱,攒下来的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。

    这笔钱可成了儿子的“心头肉”,他经常是攒到50块钱之后,再去商场买一个喜欢的玩具。

    一边掏出一块一块的钱,一边感叹“钱太难挣了,太不禁花了”。

    不要把一切都给孩子安排好,然后以为他到了成年以后,就自然而然的会赚钱会花钱会生活了。

    从小让他们知道,钱是要靠劳动获取。

    有多少钱就能买多少东西,没有钱的时候,就克制自己的欲望。

    孩子的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,没有孩子会自动学会什么,都是在成长中不断的探索,才有了长大后的性格。

    体会到苦,才知道什么是甜。

    我们所说的吃苦教育,不是刻意给孩子制造挫折,制造麻烦,或者让自己成为孩子的“麻烦”。

    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,孩子“吃苦”的时候,我们不要袖手旁观,而是和孩子站在一起,跟他们一起攻坚克难,找到出口。

    没必要一味的搞吃苦教育,也不能一味搞快乐教育,要让孩子在自己的人生路线上,学会做自己。

    希望我们自己,以及我们的孩子。

    都能有坚定的内心,坚毅的品格。懂得遇水架桥,遇山修路。

    在没有我们的地方,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